永安托孤:皇叔归天,丞相授命,大汉不亡

夷陵大败,刘备几乎把他大半辈子的积累全部给掏空了。其实损失的兵力粮草物资到还在其次,最大的损失是那些跟了他大半辈子的主要将领和中层基层干部。张飞死于出兵前的刺杀,黄权是不亚于法正庞统的顶级参谋,无奈之下只能投奔曹丕,马良是他着重培养的中层干部,张南是主力前锋,傅肜是跟了他一辈子的贴身护卫队长………还有无数中层指战员和基层老兵,一个优秀的老班长就能带出一帮打仗嗷嗷叫的战士,可以说,在夷陵之战之后,蜀汉的人才断层了!

永安托孤:皇叔归天,丞相授命,大汉不亡

很多人都质疑诸葛亮最大的错误是没有培养人才,可是一个顶级的将军和谋士哪有这么容易培养起来的,没有老兵传授经验,没有中层干部教你怎么攻城坝寨,没有高级干部教你怎么排兵布阵,又怎么可能快速培养一批人才出来。哪怕是关张赵云哪个不是在无数次险死还生中拼杀出来的勇武之将,只靠言传身教,培养出来的大多只能纸上谈兵。如郭嘉,荀彧,诸葛亮,鲁肃这些出场就能迅速走上巅峰的,那不叫人才,那是可遇不可求传奇啊!

一个集团需要顶级天才,但一件事能不能办好最重要的还是得靠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和实践经验。

刘备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懊悔了,因为他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要办完:

该托孤了

永安托孤:皇叔归天,丞相授命,大汉不亡

刘备从小道退回到白帝城的鱼复县,并把这座小县城改名永安。

永安,安康长宁,多好听的名字啊。可是在这个残酷的乱世,又哪里去寻那安乐长宁?哪怕是片刻的温馨也是多么的奢侈啊。

刘备征战一辈子,临死还在在守国门,但在白帝城的半年多时间里,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他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刘备在给刘禅的最后一封遗书中说:

“老爹我快不行了,我活了60多年,也什么可遗憾的了。丞相说你聪明有雅量,家业交给你我也就放心了。平时多看书,这对你有好处。为人处事要谨小慎微,仁厚待人,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你爹我德薄啊,千万不要学我。”

《三国志.先主传》“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永安托孤:皇叔归天,丞相授命,大汉不亡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刘备仁厚了一辈子,却在教自己的儿子不要学他干缺德事。刘备”德薄”吗?他一辈子唯一对不起的就是刘璋,虽然情非得已,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非分明是为人处世的最大准则。不然他也说不出“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千古名言。

我们总会为自己的过错找一些光鲜亮丽的借口,殊不知,黑白是泾渭分明的,哪有什么所谓的灰色区域,只不过是人为隔开黑与白而已。

彰武三年春,刘备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永安,安排后事。

刘备躺在床边紧紧握着诸葛亮的双手说:

“你能力远超曹丕,国家大事可就拜托你了!我那儿子如果还行,你就多帮帮他,如果你觉他不行,国事为重,你看着办吧。”

《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 不才,君可自取。”

很多人以刘备这番托孤的话认为刘备在试探诸葛亮。阴谋论者还编排出刘备在后面安排了刀斧手随时出来砍人。我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用阴谋论的思维去看待这事,这其实很符合刘备的做法。这里只说最重要一点:

诸葛亮鞠躬尽瘁累死在了五丈原!诸葛亮多聪慧的人,如果刘备不是真心诚意的,他又怎么可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大把后路,诸葛家族三方下棋,就刘备留下的烂摊子,能接手就不错了。

永安托孤:皇叔归天,丞相授命,大汉不亡

诸葛亮看着病床奄奄一息的老头,悲从中来,忍不住就苦了出来,眼泪止不住滴落在床边:

“陛下您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辅助太子!”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得到诸葛亮的承诺后刘备终于宽心了,他下诏让刘禅几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诸葛亮,诸葛亮和李严共同辅政,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

其实这里就能看出,刘备对诸葛亮是给予了百分百的信任,任命李严做辅政大臣绝不是为了制衡诸葛亮,而是为了拉拢益州本土势力。

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态都是一把手拥有绝对的权力,诸葛亮作为一把手,李严是根本制衡不了他的!

刘备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然而上天仿佛也不甘心汉王朝就此消逝于历史舞台,他还要安排一次轰轰烈烈的落幕!

他要告诉后人,这个塑造了汉民族的王朝到底有多伟大!即便在历史宿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能焕发出最璀璨的光辉。即便身处绝境也从不放弃,即便前路一片黑暗也依然心怀光明。

这不就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吗!

刘备的一生也正如这个伟大汉王朝的整个历史发展轮廓,创始人刘邦出身低微,却始终不折不挠,屡败屡战立下大汉根基。然命途多舛,却依然在一次次濒临灭亡的关头再次崛起,哪怕在历史的最后时刻,依然给后世奉献了史上最精彩,最创奇,最震撼的落幕演出。

而刘备就像上天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致敬,让他以短短几十年的一生重走一遍这个时代的兴衰历程!谁说苍天无情?

诸葛治蜀,逆天改命!

永安托孤:皇叔归天,丞相授命,大汉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