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一生爱国家风正,一门三院士,九子皆俊秀
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他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四个字,还最先从日语汉语中提取了干部,组织等词。
他的9个子女中诞生了三位科学院院士,他还是西医的推广者,但他自己最终却死于一场医疗事故,他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

1873年,梁启超出生在我国广东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
梁启超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祖父学习读书认字。祖父在闲暇的时候,还时常给他讲一些爱国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梁启超聪慧好学,很快成长为一位天才少年,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中举人。20岁发起公车上书,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和老师康有为一起领导维新变法。
梁启超对老师康有为非常的崇拜,可是在几年之后,二人分道扬镳,大骂康有为是国家之罪人。因为康有为口口声声说改造社会,国外募捐的经费却没有用于革命,倡导一夫一妻制,一把年纪却娶了5个不到20岁的小妾。

粱启超说,“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所以在康有为70大寿时,梁启超仅送了寿礼而没有到场。
梁启超一生也坚持捍卫男女平等,他说:“女性开放则社会开放,女性自由则社会自由”。故而梁启超后娶的一位夫人是因为妻子体弱多病,长子粱思成小时候也体弱多病前提下,由妻子主持把陪嫁丫鬟王桂荃嫁给的他。
梁启超因自己的言论主张一生没有给过第二位夫人名分,但是对两位夫人都是极好的,子女们喊原配夫人为“妈”第二任夫人为“娘”。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也开始了被迫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他知道为变法而死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的头当时被挂在午门上,他经历过死亡和痛苦,而他的命是捡来的。
1900年当他在日本流亡,从世界的视角看中国社会的乱象,按捺不住情绪写了一篇文章叫《少年中国说》,至今读来依然让我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告诫我国的少年当下应该怎么做,如果少年不奋斗,未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怎么办?呼吁少年当自强!

梁启超的一生,有四个品质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56岁的时候,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做手术,当时的医生把梁启超的右肾取出来时,并没有发现肿瘤。这导致梁启超的尿血症非但没有治愈,反而更加严重,最终长期累积,病入膏肓。
去世之前梁启超没有咒骂医生,而是交代家人千万不要跟外界说。因为老百姓刚刚相信西医,如果让他们知道了这个事,可能会退却。

梁启超一生教育子女爱国,乐观,身心健康比学习更重要,育人先育己,自己平均每年写39万字相当于两本书。他的一生给子女写了有十几万字的家书,他在家书里称自己的孩子:“大宝贝”,“老baby”。
他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在不断的再生的循环之中,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一生中要经过几次天堂,和几次地狱。”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成就了梁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长子梁思成,中科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著名历史学家,中科院院士。幼子梁思礼,中科院院士,新中国航空航天的奠基人,火箭导弹专家。
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国民党军官,参加过淞沪会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参与编写了《中国近代经济史》。长女梁思顺是著名诗词研究大家。
次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政协委员,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的早期革命者,为革命献身数十年。

纵观梁启超先生一生,一直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一生为改造中国社会而奋斗。在他的影响下,9个孩子也都十分的爱国,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为国家做贡献。
梁启超先生辞世后,他的墓碑上没有写任何的生平事迹,只有这一句话: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爱国和教育子女这一课,梁启超先生都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你认同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