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土地经济文化和大宋比较,解开宋朝繁荣的关键在于经济

编者按历史也是由时代人创造的,伟大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与其所在的全环境密不可分。过去历史环境、时代环境和人物环境三部分组成历史的全环境,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都不能脱离这个全环境,一旦脱离这个全环境谈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不准确的

《那人那事》栏目所讲述的人和事,都是把人和事放在全环境里,不但分析成功之因和失败之因;也分析失败之果和成功之果。从人性的维度、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现实这三方面深入分析和讲述。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好坏论成败。将心比心的谦卑态度理解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上帝视角展现历史事件。

◇◇◇宋朝建立时的历史大环境(将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四方面分别讲述)

3、王朝的经济(分别从周朝、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四个时期经济对王朝的影响}

古代社会的经济主要是农业为主,辅之以手工业、养殖业和商品贸易。

周朝的经济:农业:周朝实行井田制,是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周天子。土地赐予诸侯,向天子交贡赋,土地只能世袭不能转让和买卖。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贵族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天子权威的降低,土地私有化导致井田制逐步瓦解。周朝手工业有王室和诸侯控制,主要有青铜铸造、陶器制作和漆器的制作,仅供皇室诸侯使用。养蚕纺织业以家庭为主。奴隶、兵器、牛马等商贸交易周朝官府垄断经营,用贝和青铜当流通货币。

小结周朝土地的私有化和经济的转变,诸侯兼并和争霸始终围绕土地和人口,是导致周王朝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之。

秦汉的经济:秦朝承认土地私有制,按田亩纳税。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订立赋税制度,对农业和手工业立法。随着耕作方式和耕种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提高农业产量。官方从产品到从业人员制定行业规范,使得秦朝手工业快速发展。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对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起到促进作用。

汉朝的经济:汉承秦制,重农抑商,汉朝土地私有化,土地自由买卖,土地持有者向国家纳税。重视水利、铁制农具耕牛的普及,农业生产稳定。文帝实行贵粟政策,国库存粮大增,经济实力爆棚,商人地位提高。汉元帝时期土地集中日益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农,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汉代的冶铁业技术的提高,带动日常生活铁制品的生产和消费;纺织印染和漆器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促生专业的工匠和作坊,瓷器烧造自汉代开始。铸造技术和商品流通速度,奠定稳定的货币基础体系。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国有自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严重削弱商人的利益,使富裕地主阶层扩大。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汉朝对欧亚的商品贸易往来。

西汉后期皇室中衰,商人势力抬头。到东汉商人地位提高,在土地和商业阶层形成新的财阀,贫富差距拉大,财富集中到贵族豪强手中,中央财政吃紧,最终导致东汉的衰亡。

小结东西两汉的衰亡都与土地兼并和商品流通行业息息相关,经济是王朝兴衰亡败的重要推手之一。

魏晋南北朝的经济:魏晋南北朝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中原及北方经济发展较慢,秦汉时南方落后于黄河流域的经济,豪强地主对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南方士族政权政治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充实劳动力生产人口,并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方大量开垦土地,兴修农田水利,北方旱作物南移,农业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南方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南北的阻隔,致商品贸易流通发展较慢,南方经济逐步赶超北方。隋朝统一中国后,修运河沟通南北,更多的是考虑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小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和南北分裂,撕裂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隋朝的经济:隋朝实行均田令,改革货币,隋朝继承北周的经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放和利用,开通大运河利于灌溉农田,水稻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推行大索貌阅和输藉制,重新登录户籍,处置义仓防备灾荒。隋朝手工业发达,分工细品种多。隋朝出现精美的白瓷,设立政府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大批工匠移居长安。丝织业、陶瓷业、造船业代表最世界的高技术水平。隋朝的商业繁荣,城市出现固定市场交易场所,最早银行雏形钱柜的出现。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沟通和商品交流,全国和很多宏大繁华的城市。对外开放贸易,西域丝绸之路开辟中亚到欧洲的贸易大通道,海上贸易通达东南亚诸国和日本。隋朝禁止古钱和私钱的流通,铸造五铢钱,隋末政治腐败,参假私铸钱盛行,钱贱物贵,币制崩溃。

小结隋朝政治上大失民心,基本的劳力人口减少和经济结构遭破坏

唐朝的经济:唐朝初期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政府重视农业和畜牧业,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和建立牧场,新型农业工具和灌溉工具的改进,粮食产量增产和耕地面积扩大。中唐安史之乱黄河流域破坏较大,淮河以南地区农作物产量提高,种植大量茶叶、蔗糖等经济作物;中晚唐时期,赋税家中农业人口逃离家园,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地方权力的此消彼长,中央财政愈发困难,中央让渡权力给藩镇地方手中。唐代手工业以丝织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为主,金银器业、造纸业和造船业等手工业大幅度提高。唐朝国内商业十分发达,陆路以长安为中心,水路以洛阳北大运河为主。唐代海外贸易开始兴盛,经广州进入印度洋抵达印度、锡兰、波斯湾,中东犹太商人大批来唐朝经商,开设多个贸易港口,并设市舶使管理外来船舶以及增税事宜。海外贸易不断增长。

小结:唐朝早期的经济政策对其繁荣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及时调整期政策,造成中晚唐的悲剧。政治、经济和军事这三家马车,在晚唐都丧失殆尽,焉有不亡之理啊。

……未完待续,本来这一节还要讲思想和文化,由于内容过多,只有后续再讲。期待您关注才不会错过后面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