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该如何备考?
一战上岸行政类岗位的小透明前来报道。
本文没有任何令人不适的炫技,只有最接地气、最实用的提分方法。
本人事考准备情况:
考试时间:毕业后的第三年
考试次数:1次
准备时间:全职3个月
我现在上岸两年了,自从我考上事业单位之后,就被家里人快“捧”上天了,觉得我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啊,我真的很笨,公基这门对我来说还可以,只要用点心就能记住,行测是真的把我折磨疯了。一个公式和技巧我不知练了多少道题,听了多少遍课才弄明白。
说在开头,我觉得我能考上事业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的努力+运气好,我身边有很多备考时间比我长,但是成绩还没有我好的。
其实,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哈,分数高低,并不能真正代表你复习的好坏。分数这玩意儿,仅能代表你的一个“入场券”,我会更羡慕面试成绩80+的人。
下文分成和。
根据不同水平、不同备考时间的小伙伴制定了不同的备考方法和资料,涵盖公基和行测所有题型,以及考前刷题方法。
里,我帮你整理了关于考场上的一切注意事项,比如时间把握、做题顺序、以及最基础的要带什么东西。
Ps:开始之前先预告一下,全文3000字,一次性看完怕是要累崩!记得收藏起来分开看,但是!收藏之前别忘了,用0.333秒,点个赞~鞠躬啦~~
Part 1:事业单位备考,最典型的5个误区
1、关于备考时间
别人都准备很久,自己基础不好,时间又不够,是不是没戏了?
再强调一遍!!公基和行测考的不是谁复习的时间长,它就是个考试而已!!
是考试就有技巧!!!
你就是基础再差,按照下面的技巧,疯狂搞它一两个月,绝对够了!
2、关于背知识点
我没有基础,是不是要先把所有知识点都背会,再去做题?
别别别!打住!收起你的教材书!
背知识点也讲究优先级的!
如果你基础差,还想从背教材上的知识点开始慢慢打基础,那就可以直接放弃考试了……
至于剩下的时间应该怎么背知识点,背哪些知识点,公基听秦叶事考红宝课的时候,老师在课上都会强调的;行测听粉笔980系统班的时候,老师除了强调哪些公式重要之外,还会讲一些好用的做题技巧。
3、关于进面分数
注意!!决定你能不能过的,不是分数,而是排名。
事考的本质都是排位赛,最后的分数都是根据你的排名进行换算得到的。
两门满分200分,不是说超过120或130就一定能过,也并不是说平常模拟分数和排名都很考前就一定能过。
所以平常别揪着算什么正确率或者模拟分了,没有参考价值的~
4、做题的重要性排序
关于不同模块的重要性和学习分配时间,很多同学完全是搞反了!
敲黑板!!!
敲黑板!!!
敲黑板!!!
看出行测重点了吗??知道要把主要精力花到哪个题目上去吗?
再来看公基的题量,知道平常应该怎么复习了吗?
平时最不舍得花时间背的知识点,却是公基试卷中占比最高的内容!!
有的小伙伴觉得考试大纲快研究透了,教材也快翻烂了,该做对的题目还是没有做对。然后就花大量的时间去刷题,结果越做题越觉得自己白学了。根本就静不下心,直接就摆烂了。
那上不了岸,上考场前就已经注定了~
5、备考的时间分配
自己每个题型都不擅长,是不是都得花费大量时间练习?
这种想法,就像老黄牛犁地一样,只知道使蛮力,其实非常危险。
前面我已经跟大家说各个科目和题型的占比情况了。
科目的性价比:公基>行测。
公基提分简易程度:人文、管理、公文>经济>政治>法律
行测提分简易程度:资料>言语>判断>数量>常识
然而…
行测题型难易程度:数量>常识>言语>判断>资料
公基题型难易程度:法律>政治>经济>其他章节
这下一目了然了吧!
公基难度系数不高,提分相对容易;而行测题量大。每个模块提分较难。
所以,先攻公基,再攻行测。并且,在攻行测的同时,还能顺带复盘公基~!
Part 2:公基
1、时间比较紧张,背哪些知识点?
市面上教材,不管是中公、粉笔,还是华图,自己手里都要有一本。
不要按照教材的目录去背,而是先挑考点去背啊!
对公基有了解的人都清楚,真正考察的知识点,每章节就那么几个,而且还是在往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核心知识点。
当然了,也不用担心自己抓不住每章节的重难点,秦叶老师在梳理各章节的知识点时,都有涉及到。
只要大家在听课的时候,能紧跟老师的思路,手不懒,嘴能动起来,把课上的重难点记住七八成不是问题,毕竟在记忆公基知识点这方面,秦叶还是相当权威的。
因为很多晦涩难懂和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老师都是具体案例和相关练习题结合着讲的,所以不用担心自己不理解知识点。
听完课之后,及时把自己跟着老师画的内容和补充的知识点多看几遍,加深印象,再去做题的时候,就会容易上手很多。
大家之所以觉得做题很难,就是往年反复出现的高频考点没有吃透。
2、怎么背知识点?
①没有做笔记的,就去看教材,每次花15分钟,从头到尾记;
②把自己认识的内容,做好标记,减少记的次数;
③剩下的知识点就只有见过但是有点模糊的。
然后,花时间和精力去攻克这些知识点。
对各位来说,需要优先把模棱两可的知识点记住,而不是搞完全陌生的知识点!
在相同的时间里,去记忆那些模棱两可知识点的效果,简直吊打陌生知识点。一是因为自己已经有点印象,本来就记得快,二是这种方式会给你带来一种愉悦的成就感,会让你记得很开心,而不是在一堆生知识点里背了5个忘了4个,心态爆炸……
所以,
④标记出模棱两可的知识点,优先记忆;
|注意:记知识点不要管具体含义,知道意思、会把题做对就够了!
至于应该怎么做题,后面会讲。
⑤最后记忆陌生知识点(如果担心这个过程太痛苦,可以把陌生知识点插入到模棱两可的知识点中,交替记忆)
3、除了记知识点之外,怎么把做题的正确率提上去?
从目录就不难看出来,公基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整张试卷基本都是主观题,所以刷题是必不可少的。
我做题大致分成了三轮:
第一轮:在听秦叶老师梳理各章节知识点的时候,每听完一章就去做对应章节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可以为后期做真题和强化知识点做准备。
第二轮:通过做真题,检查自己哪些章节掌握的不好,然后有针对性的刷题。在刷题的时候,注重提高做题速度和技巧。
第三轮:主要刷真题,通过做真题适应做套题的难度和手感,在考前不断对知识点进行扫盲、补漏。
4、除此之外,还应多花时间整理错题。
因为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很多种出题的方式,所以做错一两次并无大碍。只要在课下花时间把错题搞明白就好,看答案解析就能明白的错题,我会把教材上相关的知识点也看一遍;看答案解析不能明白的题目,除了看教材之外,还会听一遍秦叶。
Part 3:行测
1、清楚每个模块考察的重点
·常识判断
一般都是考的一些时政,还有社会上的一些要事。20道题学常识的技巧主要就是把课程听一遍心里有一个大概印象,看到题也能蒙个十有八九。
·言语理解
是行测里面最简单的模块,主要是一些词语的辨别。平时我的学习方法就是把词语意思背熟练,当它出现的时候脑海中就能浮现出词语的意思,做起来自然容易。
·数量关系
主要考察一些数学算法。这个和自己的数学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数学基础好,数量关系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个模块我一般放到最后面做,平时多练习。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分为图形推理和文字图形推理。五道题图形推理有很多要背过的公式,能背过的话,做出来不是问题。
·资料分析
最简单最好拿分的。背过公式就可以拿分!基本是初中阶段的算法,前提是一定要背公式!
2、每个模块的做题顺序怎么定?
每个人擅长的模块都不一样,建议大家在平常练习的时候,就把顺序制定好,然后考场上也会比较顺手。
注意:常识模块放在开始去做,因为这部分没必要花时间去细扣。
3、要拿得起,放得下。
在做题的时候,遇见不会做的题目,就及时跳过去,不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
毕竟行测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争取拿更多的分数。
(1)进考场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己该带的工具带起了没,如果有忘记带的,找周围人借一下,省得在考试期间发现就晚了。
(2)拿到卷子开始写名字、贴条形码,条形码千万要对准答题卡的框,别出框!
(3)不要把上午考试心态代入到下午场的考试上。
写在最后
事业单位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上岸,但你只要你肯努力的话,下一个上岸的,有可能是你。
之所以说人生无趣的,是因为没有体验到体制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