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旧影 | 三越洋行大连支店与秋林公司


大连青泥洼桥的秋林公司附近
秋林公司位于中山路108号,是当年大连“三大国营商店”之一。1937年9月,日本财团投资的三越洋行大连支店竣工。建筑由地下一层、地面五层,外加一个三层的钟楼组成,显得既挺拔又典雅。抗战胜利后,苏联驻军接收三越洋行全部财产,改名为秋林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秋林公司大楼原是“三越洋行大连支店”。三越洋行最早在浪速町东侧的大山通,也就是现在的上海路。1937年9月,三越洋行大连支店决定在常盘町一号建一座新大楼。设计者叫西村大冢。整个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因为建在城市东西主干道路边,还在地下室设了一条横穿马路的地下通道。与火车站一样,它也曾是大连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外立面用的是米色面砖,时间越久,越显得简洁朴实。在入口的托檐和转角处,饰有精美的花纹和小柱,既优雅又生动。那个向上高高突出的方形塔楼,那扇直贯上下的竖向通窗,则把建筑最个性的一面凸显了出来。顶层的卷式窗,女儿墙上的装饰图案,外壁面的铁艺小品,虽然透露出古典的气息,却与20世纪20年代的仿洋泛洋风大不相同。

秋林公司的对面,就是大连商场。它也是一座老资格的商场,前身叫“常盘桥市场”,再前身叫“信浓町市场”。因为信浓町市场专门卖蔬菜水果和副食品,大连商场的副食和蔬菜至今仍是主打和特色。“文革”时期,大商和秋林都改了名字。秋林改叫“东方红”,大商改叫“太阳升”。

三越洋行总部在日本,在中国东北曾有许多家支店。常盘町大楼竣工之后,它在若干个三越洋行支店中是经营最好的一家。主要是商品比较讲究品质,不太受传统方式的束缚,现在许多时尚流行的促销手段,它在当年就曾轰轰烈烈地搞过了。可是时运不济,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辉煌一时的三越洋行大连支店一蹶不起,后来竟至于偃旗息鼓。继辽东百货之后,它成了第二家落败的百货公司。
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俄国人的名字,他就是来自伊尔库茨克的俄国商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1867年,以秋林本人名字命名的公司成立。紧随着沙皇的枪炮和铁路,秋林公司于1900年来到哈尔滨扩大经营。此时,公司的主人换成大股东卡西亚诺夫。十月革命的突然爆发,扰乱了卡西亚诺夫的梦想,俄国本土的产业被没收,秋林开始中国独立经营的岁月。就在大连三越洋行被接手时,苏军刚刚取得了秋林哈尔滨总公司所有权。在老大连的记忆里,那时的秋林是专门为苏联人服务的地方。1953年,随着苏军逐渐撤出旅大,这里被移交给中国政府。


1990年代中期,秋林公司并入大商集团。成为专业女店的秋林特请法国设计师对店面重新包装,那一袭粉红外衣在十几年时间里成为大连人时谈时新的话题。如今,秋林外墙又换成素雅的灰色。